9月5日,"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正式成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蔣安祥,中科院云計算中心主任特別助理左朝勝,分別被任命為"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主任。
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主任(左:左朝勝,右:蔣安祥)
蔣安祥、左朝勝正式被任命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主任季統凱給予了"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高度的肯定,認為將傳統文化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完美結合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復興的主要表現。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主任季統凱主任
該實驗室旨在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及其科技手段,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數字化、應用化。
活動會場
據左朝勝主任介紹,該"實驗室"的成立,將系統地"研究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將大量經典作品以現代科技的手段上傳到云端等,通過立項實驗,深度研究傳播傳統文化在各領域的指導與應用"。
科技長廊
蔣安祥主任介紹,"未來,實驗室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大數據,充分挖掘中國傳統精髓,深度研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各領域的應用",將其服務于現代社會,實現"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科技強國"的中國夢。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蔣安祥主任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的實驗研究成果將應用于現代社會各領域各行業的實踐與發展,實際作用于現代文明、科學經濟、社會建設當中去,以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建立數據庫,集合大量傳統文化資料以研究人居環境中聲音、光線、色彩、氣味、空氣、溫度、材質、工藝、選址、方向、方位、造型等對人的情緒、健康等方面的影響。"蔣安祥主任表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迫在眉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應當研究其在當前現代社會中的實際作用,建立起深厚的中華文化軟實力。
2020年9月5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