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共享充電寶相對穩健的現金流與雙渠道流量入口地位的優勢幫助行業尋找新的增長點。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2.5億左右,交易規模達79.1億元;2020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4.5億左右,交易規模達93.6億元,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4.9%??傮w來看,行業正處于樂觀的高速發展階段。
共享充電寶這個行業作為剛性需求,且由于產品成本較低、低損耗等因素穩穩地由虧轉盈,并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而2020年及之后的五年,正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時刻。
近年來,國內共享充電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眾多共享充電寶廠商群雄逐鹿之中,有一家企業以一匹黑馬的姿態進入市場。
小強充電成立不久,名氣不大,卻獲得了許多知名企業的青睞,它到底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它為什么能吸引眾多投資伙伴的加入?今天讓我們走進小強充電,聽聽創始人說說他們的故事。
Q:您好,黃總,能否向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自己?
A:hello,我是小強充電的創始人黃湘瑞,也可以叫我船長。來自廣東梅州,是一名退伍軍人,現任職小強充電的CEO。
Q:能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的企業嗎?以及您創辦企業的初衷是什么?
A:我們目前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研發生產體系的物聯網科技公司,小強充電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在創業之初,我本身是一名市場銷售,在職場上也曾當過“炮灰”,被不公平對待,在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伙伴,所以我決心創辦一家為不甘平庸的銷售從業者提供有價值、高性價比、有歸屬感的創業平臺。
Q:要創辦一家企業,還需要一個契機。請問是怎樣的契機讓您加入共享充電寶行業并堅定選擇創業?
A: 嗯···2019年,在上海創業失敗之后,我回到了廣東深圳。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行業內的BD在投放設備,當時覺得挺好奇的,就和他聊了一下,對這行業產生了興趣,所以直接加入了某電,從地推BD開始深入接觸行業,因業績好,不到一個月就被提升為管理層。但我這人更向往自由,于是找了幾個朋友湊了錢出來創業,向前公司購買設備做代理。后面因為某些原因雙方停止了合作關系,同時我發現了行業內存在著的一些問題,有缺口、有機遇,當下果斷決定創立小強充電。
Q:“小強充電”這名字挺有意思的,請問為什么叫“小強充電”?
A:提起“小強”,最耳熟能詳的話肯定是“打不死的小強”,而我們在創業路上摸爬滾打,與“小強”很像,最后都頑強的生存下來了,所以我們叫“小強充電”。
Q:小強充電成立不久,大家對你們都還不熟悉,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小強充電目前的發展成果?
A:目前在深圳、廣州、上海等地開設了分公司,各分公司都在當地市場努力布局中,大家很快就能在各個地方與小強充電偶遇。
Q:作為小強充電的創始人,您對企業的發展定位是什么?
A:我們的企業定位是物聯網+新零售,接下來會在IOT領域持續深耕拓展,而不僅僅止于共享充電。
Q:共享充電寶在經過市場叢林法則后,已經從“群嘲”轉變為“真香”。在您看來,小強充電該怎樣才能從行業內脫穎而出?
A:在2017年經過一輪行業洗牌后,C端用戶的問題逐漸被解決,用戶體驗越來越好,但很多企業都忽視了他們的代理商、合作商戶的感受。產品不斷迭代升級,成本越來越高,各種問題得不到合理解決,后臺數據不透明···只要有這些問題存在,都會對投資者造成實際利益損失,他們叫苦連天,卻毫無辦法。
我本身也是創業者,懂得創業的艱辛,在保證用戶良好體驗的前提下,我想讓共享充電行業的創業環境更公正、更便捷、更透明,實現真正的互利共贏。我認為解決以上市場存在的問題,這就是小強充電“脫穎而出”的出口。
Q:在小強充電的發展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么樣的難題?最后是怎么解決的?
A:有肯定是有的,比如說創立之初拉投資一直失敗受挫。記得當時去外地拉投資被人“嘲笑”:“你看,又一個深圳過來做共享充電寶的**”等等,聽到這些話也沒什么,去在意這些話更沒有任何意義,畢竟總會有人不認可你、詆毀你、嘲笑你。與其有時間去生悶氣,還不如爭口氣,把時間用在尋找更多意向投資人的路上,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堅信總會遇到“伯樂”,所以有了現在的資方。
Q:來到最后,還想和您聊聊,您是如何看待中國共享充電寶的未來前景?
A:當下移動充電需求仍在增量升溫,并且手機全面進入5G時代,對電量續航需求更加迫切,因為5G手機的耗電量將是4G手機的2.5 倍,但手機電池技術卻始終沒有突破性進展,巨大的耗電量與電池容量不成正比,因此共享充電的市場仍潛伏著無限需求,未來可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