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11月22日晚,在中國男高音歌唱演員石倚潔教授回腸蕩氣演繹青主作品《我住長江頭》聲中,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主辦、深圳交響樂團協辦的2022年“灣區夢·中國夢”——大灣區音樂季在深圳音樂廳開幕。
此次音樂季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葉小鋼教授親自組建團隊、精心準備,活動為期11天為觀眾獻上5臺風格各異的音樂會?;顒赢斖?,近800名觀眾參加了開幕式。舉辦此項音樂季活動,既是粵港澳大灣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要舉措,又是深圳借助音樂季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加強文化交流和合作一項惠民活動。
作為主辦方,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在開幕式當晚組織了最強師生明星藝術家參與演出。其中,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鋼琴家Edoardo Turbil獻演開幕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打擊樂演奏家余樂獻演開幕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閉幕音樂會;其余教授、教師還包括歌唱家石倚潔、劉嵩虎,小提琴家徐惟聆,中提琴家金朕纮,鋼琴家Krzysztof Jablonski、金宇、Michael Tsalka、王笛,并特邀男中音歌唱家張小孟、深圳交響樂團一同演出。
此次音樂季共舉辦包括交響樂、室內樂、民族器樂、童聲合唱等5場演出,分別是11月20日的“童心童聲”——灣區童聲合唱專場音樂會、11月22日的開幕音樂會、11月24日的“灣區共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會、11月29日的“嶺南之聲”——廣東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11月30日的閉幕音樂會。除室內樂音樂會外,其余演出均在深圳音樂廳奏響。演出嘉賓主要來自深圳、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蜚聲全球的知名藝術團體和音樂家。
談到舉辦此次音樂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葉小鋼指出:“大灣區不僅僅是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先導區,更是先進文化的實驗示范區。歷史一再證明,一個沒有文化精神與區域精神特征的區域,即使其經濟與科技再發展,也是缺失靈魂與發展方向的區域,是沒有前途的,難以持續,更難走遠。音樂季著力于開拓弘揚傳統與文藝創新相并行的民族音樂發展道路,在世界音樂藝術領域鮮明地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范。同時借助音樂季謳歌、致敬我們共同生活的這片熱土——這里是宜居、宜業、宜游、宜商的優質生活都市圈,這里是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城區,這里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這是我們舉辦這次音樂季的初心,未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大灣區音樂季打造成一張屬于這片熱土的文化品牌和灣區名片。”
2022年“灣區夢·中國夢”——大灣區音樂季開幕音樂會宣傳海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副院長金平教授致辭
石倚潔教授演繹青主作品《我住長江頭》
Edoardo Turbil博士和金宇博士共同演繹
徐惟聆教授演繹愛德華·埃爾加作品《愛的致意》
余樂教授演繹內爾·羅薩洛作品《馬林巴第一協奏曲》(第三樂章、第四樂章)
張立萍教授演繹“為藝術,為愛情”(選自《托斯卡》)
林大葉教授聯袂深圳交響樂團演繹柴可夫斯基作品《f小調第四交響曲》第四樂章
音樂會結束謝幕
獻花合影
據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是深圳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定位是一所國際化、創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學院以培養學術和表演能力兼具的高端人才為目標,創新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國際化音樂人才的本、碩、博培養體系,以全面、科學化的專業設置,力求為每一個渴望在藝術方面深造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方向。學院面向全球招聘,由國際知名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擔任學術帶頭人。2021年4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宣布聘任國際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教授為音樂學院創院院長。學院目前已開設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本科專業以及音樂表演碩士研究生專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