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9日電 電影《擺渡人》上映的當天晚上,各路影評鋪天蓋地,更有“看了《擺渡人》,想跟《長城》道歉”的評論,要么是奪人眼球,要么是帶有語言暴力,讓這部年度期待作品遭受了口碑上的打壓,很多網站、影評人甚至給出了極低分數的評價,而這樣的分數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關于2016年賀歲檔影片的評價,風云四起,紛爭不斷。其中不乏跳脫于理性之外的評論聲音,極致化地宣泄情緒,只為起到博眼球的效果。對于網絡上的惡意影評事件,《今日影評》特邀清華大學尹鴻教授理性評析這一現象。尹鴻表示,為博眼球的惡意影評很有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一時能夠吸引閱讀量,但實際上是在飲鴆解渴。

王家衛的“我喜歡”很正常 影片有缺陷但也有風格
《擺渡人》零點首映后口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各大口碑網站和社交平臺打分急劇下滑,一時間網友和水軍的評價難以分辨真偽。隨著上映24小時的口碑震蕩之后網絡評分趨于緩和,不少大V和網友都給出了相對中肯的評價,口碑逐漸回暖,而王家衛本人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在惡意影評事件發生之后,王家衛導演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聲:“一味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只是一部電影,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我喜歡?!?/p>
尹鴻表示,王家衛的這段話可以分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方面,王家衛認為影片還是有缺陷的,并且很有可能沒有完全達到他的預期,另一方面,創作者投入了心血,做了很多的精心的設計,讓它有自己的風格,一個創作者說喜歡自己的作品很正常。
差異和多元影評很正常 博眼球“注意力經濟”是元兇
尹鴻表示,電影評論中出現差異性和多元性是很正常的,畢竟藝術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惡意差評決不能包括其中。很多評價缺乏基本的公允,給一個電影零分評價就意味著認為該片一無是處,如果有負分,可能還會打出負分評價?!氨热纭畯埶囍\已死’雖然是一個象征性的、隱喻性的語言,它可能更多的是說張藝謀的藝術生命、藝術才華已死。但是他故意省略只用‘張藝謀已死’來表達對作品和導演的評價,是因為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驅動——注意力經濟,把事情做得更加絕對,把觀點表達得更加極致,哪怕極致到偏離對事實的判斷,但以此來達到博眼球的目的,這是一個不太正常的現象?!?/p>
“電影批評要想有權威和公信力,要想真正被觀眾和業內人員信服,最基本的前提是實事求是、公允和對創作者的尊重?!币櫡Q,即便《長城》里存在許許多多可以討論、可以批評、甚至可以商榷的東西,但是大家還是應該意識到,張藝謀在電影工業方面做出的成就,在人物造型東西文化元素方面做出的探索,還是可圈可點的?!堕L城》不會是一無是處的東西,所以為了博眼球的極致的批評,應該得到警惕,否則它就會造成我們社會當中的語言暴力、批評暴力,用一種暴力性的批評去干擾正常的電影輿論環境。

背離事實的“站隊”都是盲從 惡意影評危害電影市場
“現如今整個輿論環境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我們很多時候忘記了事實在哪里,而只是去選擇我要站在哪里”尹鴻直言,現在由于自媒體的發展,很多時候觀眾由于情感的認同,就會不顧事實去“站隊”,而事實上,“所有背離事實的‘站隊’都是盲從?!?/p>
過去在互聯網上靠著“任性”的影評紅過一批一批的評論者,但是歷經時間打磨,有的人留下來了,有的人被淘汰了,而被淘汰的,大部分都是因為由于各種利益驅動,做了一些極致的、極端的、不符合事實的依據判斷。從這一點上來講,尹鴻認為,惡意評論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短時間內會提高影響力,但實際上是在飲鴆解渴,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
“影評應該尊重事實,做客觀判斷,這才是我們影評應該有的一個基本的態度,公信力是做評論人必須堅守的一個底線?!倍鴲阂庥霸u,會對電影市場不利,對電影觀眾去選擇影片也不利,對電影行業的人也會不利,最終損害的是整個電影業的大局利益,“這種批評,應該休止”。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于電影頻道播出。